齐齐读

第14章 蜂桶与蜂箱

齐齐读【qiqidu.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与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最新章节。

朱绍华也不好给自己老爹泼凉水。

他是计算过的。

虽然不知道柚木的精确密度是多少,但既然能造船,那就属于硬木,而且肯定不是特硬的那一种,干密度应该在700-900kg/立方米,湿密度稍微大一些,就算取个800的中间值。

高度掐头去尾按40米计算,胸径平均按1.8米计算,这么一根木材有多重?

61吨!

一百棵!

间距不足1米!

果不其然,第二天朱秉仁找来的邱师傅,看到柚木林就瞪大眼睛直呼“神木”,跪下就不起来了。

他来的时候,在路上已经听说了有仙人点化神木的事情,真见了这神木林自是深信不疑。

听到朱秉仁说要砍的就是这些树,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朱老爷,这是神木,如何能伐?再说了,小人这点手艺,真的砍不了这等巨木啊,这一根怕是不下十万斤,怎么搬运?而且这等神木,也只曾在永乐年间出过一根,据说现在还在神木厂里,修紫禁城这么多次都没用呢。”

朱秉仁一时语塞,是啊,修建紫禁城都没用上这等巨木,你们要干什么用?

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自己儿子,意思是你看着办吧!

朱绍华在一边讪笑,又忙收敛笑容,严肃道:“邱师傅,这些树也没你说的那么稀奇,你尽管砍了就是。如果实在没法搬运,就截开便是,多分几段总是能搬运的。”

见到传说中的小神仙开口,邱国豪差点跪下,被朱秉仁拉住才为难道:“小神仙,若真要这般砍伐,怕是一个月也难伐倒一棵,而且肢解零碎,也不堪大用,暴殄天物啊。”

最终,这片柚木林也没能砍成,朱绍华只得在别处重新催生了一片胸径八十厘米的柚木。

朱秉仁也跟邱国豪定了一个长期合协议,找了保人立契。

就是每次经过此处,朱绍华都会感到一种无声的嘲笑,很是不爽。

赵老三做事相当麻利,此刻已经把他原先养的六桶蜂都挪到蜂场,又跑了几处乡里,高价买了十桶蜂。这会儿正带着人在做蜂桶以便继续分房。

因为蜜源稳定,不用四处转场,所以他计划再建一排蜂房,安置蜂箱,用来抵御恶劣天气。

魔力回满,坚挺起来的朱绍华,摆脱柚木林的阴影,吃完午饭来到蜂场,计划先培育两棵枣树,然后再去开盲盒。

“赵三叔,忙着呢,蜜蜂都都运过来……了……啊?”

朱绍华看着眼前一个个蜜蜂飞舞围绕的圆木桶,眼神呆滞。

蜂箱呢?这是啥?

赵老三迎了上来,笑道:“少爷,我家养的六桶蜂都搬过来了,另外我到外面收了十桶,还按你说的,付了定钱,让他们继续给分房养蜂。”

赵老三跟朱家立了契,以后就给专门给朱家养蜂了,也算是朱家的长工,所以也跟着其他人称呼少爷。

朱秉仁也不会亏待村中乡亲,按照城中店铺账房的标准,给出了每年十八两的工钱,一天管三顿饭,年底还有些赏钱。在这個时候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赵老三毕竟是技术工种。这个年代,再简单的手艺那也是能传家的。

朱绍华终于注意到赵老三的说辞:六桶蜂。之前老爹和赵老三都说几桶蜂,朱绍华还以为他们口误,没想到这蜜蜂真的是一桶一桶养的。

翻看记忆,原主对这些一无所知。

事实上直到民国二年,中国才使用活框养蜂技术。这是一个叫张品南的福州人,从日本带回来的,同时还带回来了摇蜜机、喷烟器、隔虫板、制蜡用具、意大利蜂种等,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养蜂的先河。

朱绍华在后世见过养蜂人转场,车上都是一个个方形的箱子,平日里看的带货视频也都是蜂箱,所以下意识的认为都是这样养蜂的。

看来还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高武纪元》【星空中文】《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文豪1978》《洞中避难所》【知乎小说网】《北美新神》《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谍海青云

天才一秒记住【齐齐读】地址:qiq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五代十国一儒生少女与枪与异界宦海风流宗明天下大明小官人唐时归明末龙腾乌衣天下混在蜀汉当皇帝战国修罗传明末第一强藩猎明大明之帝国再起宣和画卷从来没有的帝国虚拟战线医入白蛇最终反击千年军国重生之朕即国家明风万里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三国云飞扬大唐国妖淘宝大明汉室可兴重生明末当皇帝贼三国五胡明月无赖帝师纪元1701汉家日月大明公侯三流书童异域纵横记乱世妖娆王非洲帝国三国之帝统天下江东幼虎异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