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读

第21章 力排众议加封云逍子

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齐齐读qiqi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三样物,早就在福建、广东等地耕种。”

“并且就在京郊昌平赵家峪,有人在全村推广三样物,因此在大灾之年,依然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能吃饱。”

“这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你们不曾问过,更不曾查过,怎么就断定徐卿是在危言耸听,还要弹劾他?”

崇祯面带怒意,声音冰冷。

他不仅震怒,同时也失望极了。

‘叔父’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些大臣,心里装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里会去管百姓的死活?

以前还真是瞎了眼,竟然指望靠他们来中兴大明?

在崇祯目光的注视下,大臣们刚刚有些暖和的身子,又是一阵寒意。

徐光启大吃一惊,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这人是谁,竟然也知道米、红薯、土豆?”

崇祯答道:“此人是一名道士,道号云逍子。”

韩爌想到前几天的事情,顿时心中一凛:这道士,莫非就是那蛊惑陛下的妖道?

崇祯又道:“云逍子不仅为朕献上米、红薯、土豆三中高产物,煤炉也是他所创。”

大臣们心中,顿时雪亮。

陛下今天让众人挨饿受冻。

原来是为了体现这个道士的功劳。

然后以此为借口,封赏这道士。

礼部尚书温体仁当即会意,站出来大声说道:“云逍子功在社稷,应当重赏!”

温体仁并非是东林党人,算是一个孤臣,因此在朝中,备受排挤。

现在虽然位居礼部

尚书,却屡遭弹劾,地位岌岌可危。

而温体仁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功业,跻身内阁,甚至名留青史。

今天崇祯这反常的举动,让温体仁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无所顾忌地挺身而出。

大臣们也揣摩到了崇祯的心思,这次,没人敢再反驳温体仁的话。

一个道士而已,还能把他给封上天去?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朗声说道:“拟旨,敕云逍子为纯阳真人,加封……昌平伯!”

大臣们全都懵了。

真人,可不是胡乱叫的。

大明一朝的道教,以正一教为主体,并纳入国家的政治体系。

道教的其他分支,比如全真教,除极少数出任道录司的高道外,大多数都不能归属于官道系列。

太祖赐第42代正一天师为“大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以后的每一代天师,都被封为大真人。

真人,论在道教中的地位,仅次于大真人。

崇祯此时,竟然敕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道士为“真人”

相当于把一个最低级的县令,直接提拔为六部尚书。

这就离谱了。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竟然还加爵为昌平伯。

在大明朝,道士出身的人当官,倒也不稀奇。

永乐年间的道士蒋守约、宪宗时的李希安,都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位。

然而,道士封爵,却是从未有过的先例。

大明爵位的含金量,可是非常高的。

当年的王阳明,有平

定宁王叛乱的泼天大功,也才被加封为了新建伯。

一个道士,何德何能,竟然被加封为伯爵?

“臣听闻,番薯、土豆有毒,不宜食用,更不可全国推广。”

“陛下却以此为功劳,大肆加封一名道士,臣以为万万不可!”

首辅韩爌,率先站出来反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异域人生汉家日月江东幼虎明末龙腾大明公侯大国崛起1857战国修罗传娶个毛妹当老婆五代十国一儒生大汉昌邑王混在蜀汉当皇帝最终反击五胡明月大明小官人宣和画卷虚拟战线三国之帝统天下三国之蜀汉复兴大明至圣三流书童明风万里宦海风流重生明末当皇帝少女与枪与异界从来没有的帝国重生之朕即国家淘宝大明异域纵横记医入白蛇贼三国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宗明天下大明之帝国再起纪元1701千年军国汉室可兴三国云飞扬大唐西域少年行回到明朝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