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读

第六十三章 捕鱼儿海,蓝玉的辉煌

天才一秒记住【齐齐读】地址:qiqidu.org

仅仅是这些,倒也罢了。

藩王也来凑热闹。

他们的王田是真正不用交赋税的,要知道福王封地足足三万顷,当初河南的空余地全部分完不说,还拿湖广和山东的地才凑足。

明末的时候钱去哪儿了?钱全都到这里去了。

严凌很清楚这个问题所在,但是他没有向朱元璋提出建议,事实上,明代很多东西,他都是知道弊端所在的,也并非没有把握说服朱元璋修改。

朱元璋因为出身问题,虽然好学,然而很多地方依然有不足,比如经济,从洪武年间的一系列政令可以看出,他是真的不懂。

但是,能说的,严凌也都说了,明朝兴旺一些,作为治下的一个世家也有好处,比如说现在的老朱,就没有像原时空那样乱印纸币坑人。

可是经济政策,那些可以钻空子的地方,基本都是对士绅有利的,他要是阻止,就要以损害自己家族利益为代价,比如土地赋役,作为大地主的严凌,难道要自己挖自己墙角?

而且要说到藩王问题,那就是一个死结,老朱的宗族观念太浓厚了。

反正到时候庇护好自己治下的佃户族人,便好。

严涯似懂非懂地走了,他其实有些地方还是不理解,但是他知道父亲不会害他,前番父亲如同神明般的表现更是深深震撼了他,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称他是“受仙人点化之人”,坚信父亲绝对不会出错。

按照严凌的安排,严氏在东南开始了低调的发展。

严凌那九十九次游戏可不是白玩的,他对于经营是真的有一套。

在严涯守孝在家的三年里,严家逐渐开始了兴盛之路。

严凌强制所有的孩童在五岁时必须上私塾,一直读到十二岁,随后进行考试,择其中优者入学堂,继续学业,其余的则从事耕作与工匠之业。这套方法很有效,每年严家都能稳定产出数十名读书人,自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再次重开科举之后,严家已有举人五人,三甲同进士四人,二甲进士一人,如今都在京师地方为官。

那些没有资格上学堂的,却也有好处,严凌集合了一批老匠人与农民,将做工与农事的一些要点编写下来,免费发给这些识字的人们看,总结了全部经验的书籍比口耳相传的更加完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转载请注明来源:齐齐读qiqi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异域纵横记最终反击宦海风流娶个毛妹当老婆回到明朝当太子江东幼虎乌衣天下混在蜀汉当皇帝明末龙腾异域人生大明之帝国再起乱世妖娆王大明公侯汉室可兴千年军国虚拟战线晋枭从来没有的帝国宗明天下三国云飞扬大唐国妖唐时归猎明重生明末当皇帝医入白蛇大明小官人三国之蜀汉复兴汉家日月宣和画卷大明至圣淘宝大明明风万里重生之朕即国家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五代十国一儒生无赖帝师大唐西域少年行战国修罗传五胡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