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读

第三十九章 当吉

中书省内。

陈伯宗继续问道。

“我朝官员任用、升转之法,又为如何?”

这次却是一旁静听良久的毛喜接言道。

“我朝承旧制,以清、浊分职事。”

“无人情杂务之扰者,为清官。”

“行应物治事之劳者,为浊官。”

“百官皆重清官而远浊官,是以官员迁转,虽在同品同班,其由浊转清,即为升,若由清转浊,则为降。”

陈伯宗在尚书、中书二省,待了那许多时日,自然也知晓这官吏的清、浊之分。

在他看来,这无疑是魏晋以来,世家政治的又一桩弊病。

在这套清浊用官系统之下,那些无所事事,不务实事的清官们得到推崇。

而那些需要有人实心任事,并实际支撑着国家运转的职官,却成为了人人避之的浊官。

可叹的是,这套标榜以德行才干用人的用官系统,就这样将秦汉以来以事功用人的文官体系,毁了个干净。

这就导致了在这种状态下,整个南朝的官僚系统变得十分虚弱。

以至于昔年宋文帝刘义隆,号称三十年元嘉治世,在动员二十万大军北伐时,还会因为财力不足,而要向三吴的士民大量征收财产税。

南朝历代积弱的病根,便就藏在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制度之中。

念及此处,陈伯宗忽而想起一桩事来,问毛喜道。

“毛公所任太子家令之职,梁武罢置,而今上复置之。”

“不知此官,为清,为浊?”

毛喜闻言,瞄了眼桌案上那些墨笔誉写的文书,心中升起一股恍若隔世之感。

他答道。

“太子家令,原是浊官。”

“而今至尊复置此任,又以臣辅殿下国事。”

“臣私计之,至尊现今或有混同清浊之意。”

毛喜最后这句分析陈蒨意图的话语,本不是作为皇帝的臣子应该讲出来的。

只是他现今既已成了太子近臣,就不得不再进行一次投机,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未来天子班底中的地位。

他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

我等要速速备好一个改革清浊官制的方案,一旦皇帝得胜还朝,此物便可成为那件最重要的贺礼。

说完这话的毛喜,手心正微微冒汗。

他此刻,愿意如此投机。

盖因他从陈蒨数月以来的种种行为处置中,推敲出了一种惊人的可能。

皇帝的身体,出了问题!

陈伯宗自然未能虑到毛喜进言时的这份私心。

只因,他亦颇有此意,于是此间二人便是一拍即合。

言语间,只见陈伯宗将一叠黄纸从桌案上的文书之下抽了出来。

这是他数日以来得闲之时,草拟的一份中央官吏考成方案。

其内容,自然是大半抄自,现今三吴地区正配合《职田法》施行考成办法。

当然,此方案剑指朝臣,其考成内容,较之前者是多有损益。

抓着纸页,陈伯宗对着毛、萧二人言道。

“去岁行《职田法》时,孤已知,我朝百官,并无事功之考。”

“百官迁转,皆赖际遇、资历,是以百官疏于用事。”

“而因清、浊之故,朝廷之中,每有一人转迁,便有数人依次迁转。”

“百官任职应务,是以不便,由是众官职事多赖小吏。”

“且因清、浊之别,百官之中,清贵者不能用事,任事者不能获赏,助敷衍之风,伤办事之人,实有所害。”

言到此处,陈伯宗向二人一礼,继之道。

“今伯宗实有混一清浊,重人事功之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齐齐读【qiqidu.org】第一时间更新《南陈帝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明之帝国再起樱花下的血刀非洲帝国汉家日月大明至圣三国云飞扬混在蜀汉当皇帝明风万里明末龙腾医入白蛇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宣和画卷大唐国妖宗明天下唐时归大唐西域少年行战国修罗传三国之蜀汉复兴最终反击虚拟战线回到明朝当太子江东幼虎重生之朕即国家大汉昌邑王纪元1701汉室可兴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乱世妖娆王无赖帝师少女与枪与异界三流书童三国之帝统天下贼三国从来没有的帝国异域人生娶个毛妹当老婆明末第一强藩淘宝大明异域纵横记大明小官人